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缇萦浚县葬父

发布时间:2011-11-30 17:29:21

                                                             
 上书救父、代赎父罪,一出全仁全孝的大戏在历史的舞台演绎了千百年。长安帝都,缇萦舍身救父的无畏无惧被演绎到了极致。一个弱女子所表现出的不寻常感动了汉文帝,废除肉刑不仅是缇萦为汉王朝无数苍生所谋的福祉,更是中国漫长法律史发展中及其重要的一环。自长安返乡的途中,由于其父淳于意一路鞍马劳顿,积劳成疾。路过浚地时,一代名医淳于意最终只能无奈地长眠浚县大伾山、魂归山东故里。
无奈的责骂
 公元前167年(汉文帝四年)的一天,山东临淄城里出了一件大事。一向耿直、不趋势权贵的名医淳于意因为不愿为齐王治病,最后被仇家借机以“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为由诬告获罪(参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最后,被当地的官吏以有医术不治病之罪判为“肉刑”。按照汉代法律,因淳于意做过齐国太仓长的小官,所以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史记》孝文本纪第十这样记载:“齐太仓公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
 这一消息对于淳于意一家来讲,无异于大厦将倾。在家中,五个女儿围着淳于意只是一个个哭哭啼啼、以泪洗面,想不出什么应对良策。49岁的淳于意走出房门,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心中异常愤懑和无奈。他仰天长叹:“想我淳于意一生光明磊落,视平日为百姓除疾患为最大快慰,最厌趋炎附势,到头来却落得这般田地!”此时,淳于意两行清泪不觉潸然而下。屋子里一阵阵嚎啕痛哭传到耳边,使他心情更加烦闷。内心长期无子的缺憾最终爆发了。他无奈地向五个女儿吼了起来:“哭哭哭,就知道哭,‘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参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谁说女子不如男
 也难怪淳于意发那么大的火。这肉刑非比一般刑罚。人一旦受此刑,轻则失去劳动能力,重则丧命。据史书记载:“肉刑”,是古代残废肢体、残害肌肤、破坏身体机能的一种刑罚。所谓肉刑,共分三种:一为黥(qing),就是面上刺字;二为劓(yi),就是割鼻;三为断左右趾,就是把足趾截去。夏、商、周朝如此,秦朝更是风行,西汉桓宽所著的《盐铁论》中就有“劓鼻盈车、履贱踊贵”的记述。这种让人切齿痛恨的酷刑,一直延续到汉初。所以,淳于意当时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在感叹没有一个能为自己帮忙助力的儿子的无奈之中,淳于意只好决定只身赶赴长安。可谁承想,刚才的责骂倒使最小的女儿缇萦止住了哭声。她想到父亲平日游行乡里,访名家,求大医,不辞辛劳地为老百姓解除疾苦的艰辛,想到正是对权势人家态度冷淡,不是有求必应,才积下了权贵对他的抱怨。十几岁的小缇萦决心为其父洗刷冤屈。
 此时,缇萦擦干了脸上的泪痕走上前来,用无比坚定的口气对父亲说道:“父亲,孩儿虽是女流之辈,但也要像男儿一样为父解忧。如今您含冤获罪,我要和您一起去长安,上书皇上,替您洗辩冤屈。” 她说的话让淳于意惊愕无比。淳于意没有想到小女儿竟如此勇敢,心中感到很有些宽慰,但从实际考虑从齐地到长安路途艰险,所以坚决不同意。缇萦以死相求,淳于意无奈,最后只好带她前往。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弱女子与一个强权王朝的抗争
 从临淄城到长安千里迢迢,路上的饥餐渴饮、风餐露宿不用细讲。好不容易到长安城后,淳于意被下狱。缇萦就求人写了一份书表,将父亲的遭遇和舍身救父的意愿详细阐述。然而,如何才能面见天子上书成了难题。据传说,缇萦是在汉文帝一次出巡打猎时冒死拦住了汉文帝的车架才得以面圣上书。那天衣衫单薄,满面愁容的缇萦跪在灞桥中央,将书表举过头顶,等候着汉文帝的到来。远处尘土飞扬,渐行渐近,皇帝的车架终于出现在眼前,武士们把瘦小的缇萦押到皇帝跟前,汉文帝看到的是一个泪流满面的弱女子,一向宽仁贤德、深知百姓疾苦的汉文帝立即吩咐左右接过她的书表,并不许为难她。据《汉书》二十三卷刑法志记载,缇萦书表:“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家奴婢,愿赎父刑罪,使得自新。”大意是说:“我父亲做太仓长的时候,清正廉洁,为人称道。现在被判处肉刑,受肉刑致残的人不可复原,即使想改过自新,也已经毫无用处了。我愿意按照法律,自愿卖身做官婢,以求赎我父亲的刑罪。”
 当时官府中的奴婢生活是相当凄惨的,她们日夜劳作没有丝毫人身自由,和囚徒没什么两样。缇萦为父亲免遭酷刑的这种千里迢迢冒死上书的胆识孝心,和这种甘为奴婢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汉文帝。
 同时,汉文帝也充分认识到,继续沿用秦代的肉刑,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政权的稳固。于是,他下令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罚,也没有让缇萦去当奴婢,并在第二天就下令废除汉代初年还保留的黥(刺面塗墨)、劓(割鼻)、刖(砍断脚趾)三种肉刑,以鞭笞取代肉刑。责成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等负责修改刑律。”据《史记》记载:到了汉景帝时期,景帝在此基础上又颁布诏令,规定笞杖尺寸,以竹板制成,削平竹节,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使得我国的刑制改革向前迈了一大步。
一代名医长眠浚县
 自此,被下狱的淳于意想都不敢想的结局出现了。除了对小女儿缇萦冒死上书搭救自己的行为感慨之余,淳于意也为那天撒到女儿们身上的怨气有些惭愧。长安城里,父女二人收拾停当后,便踏上漫长的返乡之路。一路上淳于意虽有缇萦悉心照料,可由于经历了牢狱之灾,淳于意身体每况愈下。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话说这天父女二人来到黎阳县(西汉初年,在浚地设黎阳县)地界。客栈里,淳于意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小女缇萦无奈,只好把父亲就地安葬。墓地就选择在城外不远的黎阳山(今大伾山)北麓。据传,缇萦每年都率四个姐姐来到父亲墓凭吊、为坟墓添土。毫无疑问,缇萦上书救父的孝行,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犹如死水中投进的一块巨石,其产生的波澜无不冲击着当时人们传统的世俗偏见。所以,缇萦被誉为孝女的典范,并被列入二十四孝之中,万古流芳,成为后世孝道的典型。为此,《汉书》的编撰者、东汉史学家班固有诗赞缇萦: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据明代《大名府志》第九卷之陵墓志记载:“五女冢在临河废县西三十里,太仓令淳于意无子,有五女,葬之于此”。笔者了解到,旧时的临河城在浚县县城东北。离明代浚县城三十四华里,距大伾山确属三十华里,大名府志对此描述准确无误。更有明代崇祯年间《浚县志》记载:“意卒,缇萦率妹(‘妹’为‘姊’误)四人为父筑墓,高五丈许”。这段描述更加确切地印证了淳于意墓就在浚县。
穿越历史的追寻
 十月高秋的夕阳在地平线上恋恋不舍地留下最后一抹余晖。怀着对历史的叩问,大伾山上,我久久伫立于紫光亭下遥望着山的北麓。据上世纪九十年代所著的《大伾山志》记载:“五女墓,位于大伾山北麓。因缇萦率四个姐姐为其父淳于意共同筑墓而得名。”千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五女墓和大伾山同样经历了太多的岁月摧残和风雨侵蚀。且不论史料记载的五女墓形制样式,就连具体位置对于今人来讲也鲜为人知了。这时,天色渐渐暗下去,大伾山在我眼里成了一团朦胧,但我相信,长眠着淳于意的五女墓就隐藏在这团朦胧之中。
此时,晚风吹来,大伾山北麓的松涛阵阵。我的心在那一刹那仿佛无比纯净、释然。

来源:鹤壁市浚县县委统战部  作者:程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