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西汉学者京房与浚县

发布时间:2011-11-30 17:29:21

 
 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字君明,东郡顿丘人,西汉著名的《易》学大师、音律大师。学《易》于孟喜门人焦延寿,西汉今文《易》学中“京氏学”的开创者。在音律学方面,京房把传统的十二律扩展成了六十律,发明了一种由十三根弦组成的称为“准”的定律器。《汉书》载有其生平事略,《汉书·艺文志》载有其《易》学著作,《后汉书·律厉志》载有其在音律学上的成就。
 
 京房生平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东郡顿丘人。字君明,本姓李,好音律,推律自定为京氏。元帝时立为博士,官至魏郡太守。屡次上疏,以卦气、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后因劾奏中书令石显专权,为石氏所忌恨,被捕下狱处死。死时年四十一。受《易》于梁人焦延寿,其学以纳甲、八宫、世应、飞伏、五星四气等妄言灾异。由《汉书·艺文志》看,当时有《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京氏段嘉》十二篇。至隋,京氏《易》尚存十种,七十三卷。西汉孟喜及京房易的特点,把卦爻配以月日星辰,把周易与阴阳消长紧密的结合起来,并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之论。人在宇宙间,日月运行与人事有着密切的关系。“阴阳运转有无之象,配乎人事八卦,仰观俯察在乎,人有隐显灾祥”(京易)。阴阳消长,天体运行是宇宙自然的客观替身,是不能改变的,顺其者和谐,逆其者悖乱。京房氏上承三才之道与天人合一之说,把阴阳五行,日月星辰纳入到卦中,用数学积算的模式推断灾祥,这一完整的易学体系实现了周易预测的占筮实用化。然而京房易绝大部分都己失传。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卷《京房易传》。至清朝时将其编入四库之中,其遗法就是流传于民间的火珠林法。自从京房易学在西汉出现以后,数千年来流传不衰,历代都有学者对此术进行研究、充实、修正、提高,其著作层出不穷。如晋代的《洞林》、唐宋时的《火珠林》、明代时的《断易天机》、《卜筮元龟》、《易林补遗》、《易冒》、《卜筮全书》,以及前清的《易隐》,乾嘉之后的《增删卜易》与《卜筮正宗》。
 京房的音律学造诣及贡献很高。他“好钟律,知音声”, “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汉书·京房传》),遂以京为姓。在音律理论方面,京房把传统的十二律扩展成了六十律。在此之前,人们采用三分损益法计算十二律,用这种方法,当生到第十一次(即第十二律)后,不能回到出发律上,使得十二律不能周而复始。对此,京房采用了扩展十二律的解决办法。根据传统的三分损益法,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这样依次相生,最后是无射生中吕,就得到了十二律。京房则从中吕起继续往下生,直到六十律为止。《后汉书·律历志》明确记载汉元帝派人向京房问律,“房对受学故小黄令焦延寿六十律相生法”。 京房在乐器改良方面也做出了贡献。过去,笛不用商,只有四孔,对应于宫、角、徵、羽。京房加商于笛,合成五音。他加孔置笛后上部,便于按指吹奏。这一做法一直沿用至今。京房的另一成就是发明了一种由十三根弦组成的称为“准”的定律器。《后汉书·律厉志》记载了京房发明“准”的缘由及“准”的具体形制:“房又曰:竹声不可以度调,故作准以定数。准之状如瑟,长丈而十三弦,隐间九尺,以应黄钟之律九寸。中央一弦,下有画分寸,以为六十律清浊之节。”京房以合于黄钟管音的中弦为其余十二弦的准则,由于其余诸弦粗细相同,张力相等,因此就可以用它们的长度来审音。《后汉书·律历志》对此总结说:“均其中弦,令与黄钟相得,案画以求诸律,无不如数而应者矣。”                      
 京房应是浚县人
 关于京房的籍贯,向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意见,一说是浚县人,一说是清丰人。其实两说对于《汉书·京房传》所载京房为东郡顿丘人都无可争议,两说之争的焦点是顿丘之所在,因为浚县和清丰在历史上都曾置过顿丘县(郡),加以史书对京房的籍贯述录简略,对其祖源及后人皆未载述,这便给后人留下了争执的空间。其实,我们只需弄清西汉之顿丘在哪里,京房的籍贯问题就自然有了答案。
 首先,我们先考证西汉顿丘位置所在。《诗经·氓》中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等,多处提到顿丘和淇水。对淇水没有异端,即现在从西南到东北,斜贯浚县全境的淇河故道。但对顿丘,个别古籍注释虽有异说,但大多数群经正史都把《诗经·氓》诗“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的“顿丘”,标注在春秋卫地,今河南省浚县。最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都详细注释着:“《诗·卫风·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在春秋卫地,今河南省浚县。”郦道元的《水经注》“淇水”卷中说得更为详细,曰:“淇水,迳雍榆城南,又北迳其城东,东北迳同山东,又北迳白祀山(现在白寺山)东,又北屈而西转,迳顿丘北,又屈迳顿丘县故城西,《诗》所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者也。过顿丘,淇水又东北迳枉人山(今象山和善化山)东、牵城(王庄乡前军寨村)西入内黄境。”《水经注》中提到的雍榆城、同山、白祀山、枉人山和牵城,均在浚县境内。史念海先生《河南浚县大伾山西古河道考》一文,在论述大伾山西古河道为《水经注》所载淇河故道时,曾论及顿丘和顿丘城。他认为浚县西北13.5公里处的蒋村遗址就是顿丘县城遗址。蒋村南2公里处之屯子集,地势较高,显然为一土丘,即是顿丘。蒋村遗址和屯子集正与文献记载的顿丘及顿丘故城位置相印证。
 其次,顿丘的建置和沿革可以说明西汉顿丘在浚县。参照《汉书·地理志》、《晋书》、《中国历史地图集》(1975年中华地图学社出版)、《浚县志》(199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等史志的相关记载,考证顿丘县的沿革及两个顿丘县的关系。顿丘县原只有一个,西汉初置,属兖州东郡。王莽时改名顺丘。东汉复名顿丘。三国时,浚地属魏国,黎阳县(今浚县)属冀州魏郡,顿丘县属兖州东郡。西晋泰始二年(266年),黎阳县改属司州魏郡。置顿丘郡,辖顿丘、卫国、临黄、阴安四县。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司州成为畿内地。顿丘县合并已罢之黎阳县地属司州汲郡(郡治在朝歌,今淇县城)。当时顿丘县靠东边一部分未划入汲郡,景明中(500年—503年)又于此地新置一顿丘县,属顿丘郡。时顿丘郡属相州,后罢相州入司州。因相州不是畿内地,所以《魏书·地形志》在顿丘郡顿丘县下注“太和中并汲郡,余民在畿外者景明中置。”孝昌年间(525年—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汲郡顿丘县又划入黎阳郡。这就是《魏书·地形志》所载黎阳郡顿丘县。这样就出现黎阳郡和顿丘郡两个顿丘县并存。这两个顿丘县自景明中并存三十多年,到东魏天平年间(534年—537年),黎阳郡之顿丘县裁撤,剩下一个顿丘郡顿丘县。该顿丘县在北齐时废,隋开皇年间(581年—600年)恢复,唐大历七年(772年)割该顿丘与昌乐两县的四个乡置清丰县(《旧唐书·地理志》)宋熙宁六年。“省顿丘县入清丰”(《宋书·地理志》)。至此,顿丘县不复存在。西汉之顿丘县即北魏黎阳郡之顿丘县,到东魏天平年间裁撤。虽然未指明所辖地归属,按黎阳郡当时仅辖黎阳、顿丘、东黎三县,其辖地理应归黎阳县或东黎县。黎阳县治所在今浚县大伾山东北,东黎县治所在今浚县临河村南,所以西汉之顿丘县当在今浚县。清丰之顿丘乃是北魏景明中所置顿丘,并非西汉时之顿丘县。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姓氏学的角度加以补证。据《广韵》记载,李氏共有十二个郡望。其中顿丘郡是西汉置县,西晋武帝时置郡,在今天河南省浚县一带。此支李氏乃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一世孙李忠。汉魏时期顿丘李氏一直是望族,《魏书·人物志》中李平及子李奖、李谐,孙李构、李庶传可资佐证。《汉书·京房传》载 “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字君明,本姓李。”京房在世时期清丰还没有置顿丘县,京房本姓李,应属当时建置在今浚县一带的顿丘望族李氏一员。据《浚县志》(1986—2000卷)载,1985年李姓在浚县有5.24万,占全县人口的9.6%,仍为浚县大姓之一。虽说京房是浚县人,如今在浚县却没有京氏后代。据《京姓渊源》和《经姓源流》载,元帝时,京房因劾奏中书令石显专权,为石氏所忌恨,后被石氏陷害死于狱中,他的后代为了避免仇杀,取“京”的同音字“经”作姓,于是将京姓改为经姓。故今天的京姓族人较少,望居谯郡(东汉建安年间置,相当于今天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经姓望族居住在荥阳(即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县)。

 

来源:鹤壁市浚县县委统战部  作者: 朱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