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今日河南

中国画坛上又一件鸿篇巨制-------《正月》

发布时间:2012-3-16 16:03:09

       
   

    在最近一个世纪之交,中国画坛上又一件鸿篇巨制在文艺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前所未有的反响。
    它就是王群先生的《正月》。《正月》是目前我国唯一一部描绘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国画长卷,它长25米、高0.83米,被誉为“中国当代史诗” 、“当代《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个年近四十、而且在中国画坛已经小有名气的画家,再拿出22个春秋孤独地画一幅画,现在恐怕没有人愿意这样做。而王群先生做到了。

    1982年,从湖南省长沙市群艺馆调至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工作的湖南知名画家王群,在一次负责举办河南省美术创作活动时发现了被西方人称为“中国人的狂欢节”的鹤壁浚县古庙会(该庙会也是中国三大古庙会之一),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和中国人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王群敏锐地意识到这一亘古未有的巨变,心潮澎湃,他舍弃了所有的一切,整年累月地蜗居在浚县大伾山,开始构思创作这一鸿篇巨制。1987年《正月》草图完成。1997年在原稿基础上修改、补充,然后完稿,这一期间如春蚕吐丝般历经了11年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2004年,在绢上体现并正式脱稿,又历经八年。

    22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王群先生两耳不闻窗外事,蜗居陋室写春秋;呕心沥血二十年,《正月》成时头已白。由于王群先生长期在画案上绘制《正月》,手腕处竟磨出了一两寸厚的茧子;由于几无生活来源,王群省吃俭用,生活几度陷入困境,现在,他已患上了严重的内风湿,走路和吃饭都很困难,手腕疼痛难忍,几乎不能再画画,这幅巨作已经成为王群先生的绝笔。而恢宏的《正月》终于定格在中国美术史上,也定格在中国的历史上,成为中国巨变的“化石”。

    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其艺术性,二是其思想性。艺术性是艺术品的形体,其思想的传达、承载者,而思想性则是其灵魂,二者不可或缺,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上品”。《正月》画卷中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所体现的浚县庙会盛景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民生活,精神状况的真实写照,所以说她是优秀的、完美的、不朽的艺术“上品”。下面我们来看看《正月》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正月》隽永的艺术魅力

   王群先生在《正月》的后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运作中,几忘时序,只见窗外征雁声,寒暑交替,不觉已过十二度春秋矣。”可见其运作之尽心尽力,物我两忘。在现在浮躁得的年代里,大多数的艺术家们都是怀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去迎合大众口味,画一些粗制滥造的所谓“艺术品”来换取名利。而王群先生在这样的环境下竟能自甘淡泊,十数年如一日地埋头绘画,用现在没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的工笔手法来创作,可见其对《正月》的用心之忱。

   著名文艺评论家孙荪说:“画家为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开辟了一个如同骏马任意驰骋的大草原,同时也是对画家写实艺术本领的考验。就笔墨来说,这是一丝不苟的严格的写实主义。无论是天空大地山川草木寺院民居,还是万人不同面目,千场百态小景,穷形尽相,都具有写生般的真实感,逼近具体时空——上世纪80年代豫北平原人物物象的原生状态,具有相当准确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

   《正月》的布局采用的是《清明上河图》的形式,分为集市、游山、社火、进香四个主题依次展开,作者尽量地真实描绘浚县大伾山的景象,中间根据布局铺陈的需要,穿插一些山石、树木等。其中一人一物、一草一木都精心描绘。用短线条的细皴法,结合淡淡的晕染,显示出山体的峻峭,山石坚硬、浑厚的形态和质地,如实地显现出北方山石高大、坚硬、陡峭的特点。人物不论老少都精心钩形晕染,面部表情自然随和,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内心思想和动态。例如开首处报纸杂志摊边上两个嬉戏的小孩,稍大的头戴唐僧的面具,一手执刀,一手举枪瞄准远处的飞鸟,活灵活现,想想自己小的时候也这样的淘气,不禁会心一笑。虽北宋宣和画院最擅图写游戏婴孩的苏汉臣也不过如此。还有在大树下试穿新衣服的年轻姑娘,高兴、甜美而略带羞涩的感情尽现在一张脸上,生动传神,令读者不禁唏嘘感叹不已!《正月》中的亭台楼阁描绘非常多,塔楼中尽显当时保存下来的原状, 庑堂式的厢房,歇山顶式的大殿,高大的街楼牌坊,有的经过岁月和风雨的侵蚀漆面脱落,有的经过翻新都现于纤毫。《正月》中除了用传统的方法描绘亭台楼阁之外,还描绘了许多新的景物例如帐篷、汽车、电视机等新事物,这在以前的中国画中是很少表现或者只是很粗略写意地表现的,王群先生完美地将传统的技法用于表现这些新的事物上这是一个难得的开拓。对伾山大佛的描绘雄伟壮丽,非常真实。摩崖碑刻也穿插在山石之间,为布局、构图很好的服务。

    另外从王群先生的用笔和墨彩的特点可见它是很善于用线条的,它能驾驭线条与墨彩很好地相辅相承,这从山石、树木、人物的变相上已经可以看出,而其中最能体现其深厚线条功力的是贯穿全卷的云烟。自古画中的云烟水雾都是作为全局的补充出现的,所以他们的画法也比较单调,素来以钩线、留白描绘,《正月》中的云烟用长线条,迂回盘旋,显现出云烟飘逸的姿态,若隐若现,自始至终贯穿全画,在各个画面间穿针引线,使画面显得紧凑,气韵悠长,成为整卷的,脉络所在。从《正月》的所有描绘内容的技法上看,主要是用中国画传统方法,采用平铺式布景手法,但是从王群先生对一些真实的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造型看有西方绘画的造型、写生的影子,可见王群先生在技法上已经很自然的融入了西画元素,使得描绘对象更加生动丰满准确,并且洋溢着新鲜的气息,这是绝无仅有的。

    这样的长篇巨幅,在其他艺术家来说是很难完成的,这是需要作者有着深厚修养和超人的耐心才能够完成的,好比张择端、王希孟辈,一生大部分时间默默无闻,倾注毕生精力作成《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而名标史册,流传千古,实在让人钦佩不已。

   《正月》深刻的思想内涵

   《正月》取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河南省浚县古庙会。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正月古庙会源于北魏,盛于元明,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至今延续不衰,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时间从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长达一月。经千余年发展,山中古刹林立,儒教、佛教、道教三种文化和谐共处。每年正月来自周边数十个省市和海内外数百万香客游人到此观光,期间群众自发组织社火、贸易、游山、进香、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庙会成为汇集传承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的大平台。所以这里积聚了中国社会风俗文化的精华,这大概也是作者取材于此的主要原因。

    八十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兴时期,思想大解放,经济开始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同时受港台和国外的风气影响,一大批的流行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从《正月》中可看见港台电影的宣传海报、摩登女郎画报、时兴的服装、摩托、冰箱、洗衣机等非常新颖东西。这正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中华大地带来了生气,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很好的改善,作者都作了真实地反映。另外从《正月》所描绘的17,000余人物中我们也看到不少的外国人,他们的目光充满了好奇和惊喜,好奇于中国的辉煌灿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惊喜于中国人民的蓬勃向上、乐观好客精神。这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改革开放,中西交流给我们社会带来的发展、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善的由衷感叹之情。通篇都贯穿了这个思想主题。

    与新兴事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体现传统风俗文的元素:踩高跷、舞龙、舞狮、进香、戏台、武术等等。作者将这两种新旧的文化元素自然巧妙的融合与《正月》中,正显现着中华民族不仅能充分的吸收外来的、新鲜的文化,而且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两者融合贯通的博大胸怀。也正是这样《正月》的历史、社会意义得到了提升,它准确、生动、精辟的记录了这个社会时期的特点,这也是很多人将它比作当代的《清明上河图》的原因。也是因此,《正月》自身的价值从一件很好的艺术品提升到了无可比拟的历史画卷的高度。

    我们也可看到《正月》画面中有这样的场景一棵大槐树下几个人在聚精会神的在读一块古碑,还有两个谈对象的青年手中拿着两书在树下约会,这是时代的新风,给人以清新之感。这又说明在八十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的情况下开始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这种精神文化追求是在寻求更高的思想支柱,是在对历史的回望重温之后对现在和将来的一种深思和追求,这是最发人深省的画面了。如果说舞狮、集市等境像给人的是震撼的话,那么这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场景给人的则是无限的深思和回味。这样看来《正月》不仅是反映了历史,铭记了历史,还思考了历史,使其精神的光环更加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2004年6月,《正月》首次在郑州展出时在省内外引起巨大轰动,展览的5天时间内,每天都有近千人参观,不少观众在中午休息时在门外等候参观。全国一百多家新闻媒体、网站报道了这一盛事。

    2004年8月,《正月》应邀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周”。当地的数十家报纸进行了专题报道。《正月》吸引了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很多欧美国家的画家。一位智利的女画家是中国艺术的崇拜者,听说中国出了件大作品,就赶来了,她看得很仔细,看画期间还不停地抹眼泪儿。她说:太好了,这是中国的民间狂欢节,这么盛大的场面,油画怎么也画不出来。一位曾在河南学过装裱的法国艺术家看过展览后说:我以前没看过庙会,看了展览仿佛参加了一次庙会。我想要糖葫芦、泥咕咕,可惜画中人不卖给我。下次去河南,一定看庙会。一位法国画家激动说:太迷人了,不但画的气势大,细部也很精美,中国画很漂亮,完全可以同世界名画媲美。

   2004年9月,王群的国画长卷《正月》回到了“故乡”,在鹤壁展出,展览吸引了大批观众。有关部门还专门为王群的《正月》召开了作品研讨会。

   2004年10月,《正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其博大的气势、恢弘的构图、细腻的手法,震撼了京城观众。来此参观的天津市书画院院长张玉亮向在现场采访的记者说:“《正月》集中展现了河南人民积极向上的一面,作为一个画家,就要在现实中寻找素材,展现人民美好的一面,这是一个不朽的作品。”

    2006年2月,《正月》与英年早逝的李伯安先生的《走出巴颜喀拉》被河南省命名为首批“知名文化产品”,它成为河南文化的标志。国内一些著名评论家认为,《正月》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亲自为《正月》题词,河南省书法家副主席兼秘书长宋华平称赞《正月》为“真乃传世之佳作”。《正月》复制品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内部分市地及有关部门选为涉外专用礼品。

   《正月》已经成为河南省以及中国美术界的重要文化符号,它见证着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具有超越时空的人类学价值,而它的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将镌刻在中国美术史上。

    来源:鹤壁市浚县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