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今日河南

央视直播黎阳仓考古发掘——揭开隋唐国家大粮仓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12-7-18 11:32:06

7月15日,中央电视台“黎阳仓遗址考古直播”现场。( 张志嵩 摄)

    7月15日,黎阳仓考古现场的8号墓葬。据推断这是一处草葬墓,墓主人身材魁梧,身高有185厘米左右。(张志嵩 摄)

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隋唐时期黄河以北国家最重要的大粮仓——黎阳仓考古发掘工作取得最新进展,出土文物万余件,并发现了疑似隋唐时期的漕运码头。7月14日,央视新闻频道对浚县黎阳仓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了现场直播。

    目前已探明仓窖84个 最大直径14米左右

    黎阳仓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国仓之一,距今1400余年,被誉为“天下名仓”,长期以来,黎阳仓遗址备受考古界和史学界的关注。黎阳仓遗址位于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东关村东,地处大伾山北麓,东邻黄河故道,东北距黎阳城遗址约1公里,西距卫河约1.5公里。因当地群众称此处为“囤上”,故又称“东关囤上遗址”。目前,考古工作人员在黎阳仓遗址处已探明84个仓窖,发掘面积2200多平方米,还有很多仓窑等待发掘。

    为了配合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申遗工作,2011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浚县文物旅游局合作,对黎阳仓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勘探,调查面积10万平方米,勘探面积3.4万多平方米,采集到“官”字款板瓦及少量隋、唐、宋时期陶瓷标本等,初步确认黎阳仓就在大伾山北麓。2011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人员正式对黎阳仓进行考古发掘。

    7月15日上午9时,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截至当日,已发掘大小探方25个,探沟4条。目前已探明的仓窖排列有序,占仓城面积的五分之四;仓窖口直径最大14米左右,最小8米左右;距地表最浅4.5米左右,最深7米左右。仓窖皆圆形,口大底小,形制结构与洛阳含嘉仓、洛口仓相同。

    出土文物上万件 横跨隋唐宋沿用600年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目前已初步摸清黎阳仓的仓城、排水沟、运输河道及附属设施分布情况。出土陶瓷文物标本多达万余件,其中建筑材料板瓦、筒瓦占90%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和建筑材料标本500余件,带“官”字款板瓦多达200余件,证明了黎阳仓的性质是国仓。

    已发掘的与黎阳仓有关的主要遗迹有:仓城城墙、护城河、仓窖、大型夯土台基、大型建筑基址、墓葬、柱础、仓储坑、排水设施等。通过已发掘仓窑内出土的陶瓷标本和地层叠压关系来看,黎阳仓横跨隋唐床三代,沿用了600年。

    可储粮3000多万斤 8万成年人可吃一年

    作为隋唐时期国家的大粮仓,考古专家对该遗址用五个“大”进行了概述:一是历史跨度大,浚县黎阳仓到现在有1400年历史;二是仓城大,仓城东西宽约260米,南北长约280米,近正方形,总面积约78800平方米,已探明的仓窖占仓城面积的五分之四;三是黎阳仓容量很大,一座仓窖的容积约104立方米,可储粟10万斤,平均下来,黎阳仓可同时储粮3000多万斤,可供8万成年人吃一年;四是出土文物量之大,出土陶瓷文物标本多达万余件(片),其中建筑材料板瓦、筒瓦占90%以上,带“官”字款板瓦200余件(片);五是黎阳仓在历史上位置重大,黎阳仓位于大伾山北麓,历史上濒临黄河、卫河,便于漕运。

    据文献记载,唐贞观11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汇报:“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当时,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去世33年,可见,当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黎阳仓遗址的考古发掘,对于进一步证明隋代仓储对唐代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初步断定管理机构所在地 发现疑似隋唐时期漕运码头

    经勘探,在仓城中北部2米以下,考古人员发现一东西长约15米、南北宽约10米的石铺面,在石铺面的北部有一条8米深沟(疑似河道)与石铺面西北角相交,疑似隋唐时期的漕运码头。在沟西侧2米以下勘探出一夯台基,东西长约45米、南北宽约15米。结合漕运码头位置和粮仓的整体部局,考古专家初步认为仓城的西北角是粮仓管理机构所在地。

    今年6月,考古人员又向西扩方,截至目前已初步弄清石铺面与河道无直接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石铺面下东西向白灰面断壁和东西向砖墙与河道的关系,有可能与粮仓内漕运码头有关,有待进一步发掘确认。

    考古发掘的三大收获

    “对黎阳仓遗址的考古发掘,主要有三大收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我们基本上摸清了黎阳仓隋唐到北宋时期的历史变更,以及平面布局,不仅发现了仓城,还在城内发现了84个分布密集的仓窖,且在城北发现了码头、管理区遗址,这是一大收获。

    “另一个收获,就是根据文献记载,黎阳仓建于隋朝,主要应用于隋唐时期。可是根据考古发掘,我们发现黎阳仓到唐朝中晚期突然废弃,而到北宋,又在原来仓窖的顶上,建设了新的粮仓,黎阳仓使用的时间又延长了,这是第二个收获。

    “第三个收获是,通过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建筑构件及瓷器,对于复原当时粮仓有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孙新民告诉记者。

    “隋炀帝开通永济渠与黎阳仓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大运河申遗提供了实物证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海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粮食是国家的命脉,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的说法,“坚固的仓城城墙、专用的码头、大量的仓窖以及护城河,都表明隋唐时期的储粮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如今,考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是还有很多谜团,比如疑似码头的论证,第三层下大坑与水井的关系等,都要在后面的工作中一一揭开。”孙新民说。

    延伸阅读

    据史料记载,黎阳仓于“开皇三年(583年)置,利用黄河向京师长安转运关东粮食”。黎阳仓规模很大,宋代张舜民《画墁录》记载:“余曾过大伾,仓窖犹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元代汲郡王恽《游东山记》记载:“遥径北麓,穿苍(仓)城,按观隋唐廪制。”杨玄感在黎阳仓起兵反隋,瓦岗军攻占黎阳仓,宇文化及与瓦岗军争夺黎阳仓大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更使黎阳仓名垂青史。唐宋两代沿用黎阳仓,利用大运河漕运河北粮储以供应京师。政和年间(1111年~1118年)黄河改道,黎阳仓渐废。

    2010年9月,黎阳仓遗址(东关囤上遗址)被公布为浚县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8月,黎阳仓遗址作为鹤壁市大运河7项遗产之一被列入《鹤壁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2011年10月,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司世界遗产处将黎阳仓遗址追加为大运河申遗列入项目。

    黎阳仓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东关村东,地处大伾山北麓,东邻黄河故道,东北距黎阳城遗址约1公里,西距卫河约1.5公里。因当地群众称此处为“囤上”,故又称“东关囤上遗址”。遗址因地处大伾山山麓,总体呈南高北低地形。遗址北部中心区域较为平坦,地面上为耕地,中心区域东侧高差1米~2米的断崖下种有大量杨树,西侧被民房占压,北侧断崖下临民房;遗址南部自西向东呈阶梯型,南侧有东关村与田庄村相通的水泥路,中间有已废弃的东西走向的沟路,地面上种有杨树,中间有一养猪场。遗址多处断崖有砖瓦残块叠压,地表发现有绳纹瓦、方格纹瓦、绳纹陶片、带菱形花纹的薄砖、带有“官”字印记的布纹板瓦、带有装饰图的筒瓦碎块等。(淇河晨报记者 马珂)

    来源:鹤壁市浚县县委统战部